新生兒的重要需求與媽媽們的挑戰-懶人包巾

在新手媽媽們繁忙的生活中,照顧新生兒的需求總是充滿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懶人包巾已經成為了許多媽媽們的救星。為什麼懶人包巾能夠得到如此多的讚譽呢?它的概念和優勢究竟有哪些?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運用PAS(問題、解答、解決方案)的語氣,深入探討懶人包巾的魅力所在。

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新手媽媽們面臨的問題:新生兒的睡眠質量和舒適度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但在嬰兒的前幾個月裡,他們很容易受到驚跳反射的影響,使他們從睡眠中驚醒。此外,新手媽媽們還要應對保持寶寶的安全、舒適和溫暖等挑戰。面對這些問題,懶人包巾便是一個理想的解答。

使用嬰兒包巾的原因與重要性

瞭解嬰兒猝死癥(SIDS)與其風險

在選購新生兒包巾之前,首先要先了解趴睡帶來的風險以及嬰兒猝死癥(SIDS)有著絕對的關係。

嬰兒猝死癥通常發生在六個月內的嬰兒,特別是二至四個月大的嬰兒。

有許多可以避免的環境因素會增加嬰兒猝死癥的風險,如趴睡、在帶有枕頭或玩具的床上睡覺,或在過於軟的床上睡覺。

美國自1994年開始倡導仰睡方式,使嬰兒猝死癥的人數下降了了近40%。

降低嬰兒猝死癥的風險

專家建議,要有效降低嬰兒猝死癥的風險,最安全的睡姿是就是仰睡,家長需要去除嬰兒床旁的鬆散物品,讓寶寶穿單件睡衣以減少蓋毯遮蔽口鼻的風險。

趴睡的寶寶應翻回仰睡,床墊要結實避免過軟,避免使用枕頭以減少窒息風險。

新生兒常見睡姿

以下是新生兒常見的三種睡姿:

  1. 仰睡:適合出生前3個月的嬰兒,這個姿勢可以讓寶寶肌肉放鬆,四肢自由活動,臉部不被棉被遮蓋,減少呼吸道阻塞問題。
  2. 側睡:適合出生後3個月的嬰兒,有助於觀察寶寶的臉部表情,並兼顧頭型。
  3. 趴睡:當寶寶的頭部和頸骨支撐力逐漸發展時,可以考慮讓寶寶趴睡。趴睡有助於塑造完美頭型,但風險較高,因此在寶寶趴睡時需要有照護者在旁。

而懶人包巾是一種專為新生兒設計的一體式包裹產品,能夠模擬母親子宮內的緊密感,讓寶寶感到安心舒適。懶人包巾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易於使用:

    懶人包巾的設計簡單直觀,新手媽媽們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學習如何使用。只需將寶寶放入包巾,按照說明將布料包裹好,便可完成整個過程。

  2. 安全舒適:

    懶人包巾通常使用柔軟、無刺激的材料製成,讓寶寶在其中感到舒適。此外,它還可以減少驚跳反射,幫助寶寶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

  3. 可調節性:

    懶人包巾的設計允許媽媽們根據寶寶的需求調整緊度和透氣性,確保寶寶始終保持在最佳的環境中。

  1. 保暖性能:

    懶人包巾不僅可以在冬季為寶寶提供保暖,還可以在夏季為寶寶提供透氣的環境。因此,無論季節如何變化,懶人包巾都能確保寶寶舒適。

  2. 方便攜帶:

    懶人包巾的折疊尺寸輕巧,方便新手媽媽們隨身攜帶。無論是在家中、外出散步,還是在旅途中,懶人包巾都能夠成為寶寶的忠實伴侶。

懶人包巾的特色

首先先來比較傳統包巾與懶人包巾的差異性:

特點 傳統包巾 懶人包巾
使用難易度 可能需要一些練習和技巧,包裹方式較為複雜 簡單易用,一體式設計,快速包裹寶寶
安全性 如包裹正確,安全性較高 設計確保寶寶安全,減少驚跳反射和呼吸困難的風險
可調節性 具有一定的可調節性,但可能需要經驗和技巧 易於調節,根據寶寶需求可調整緊度和透氣性
適用年齡 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寶寶,但可能需要不同的包裹方式 適合新生兒和嬰兒,一體式設計適用於不同年齡段
保暖性能 取決於包巾材質和包裹方式,可能需要額外的保暖措施 良好的保暖性能,適應不同季節的氣候變化
清洗保養 根據材質和設計,可能需要特殊的清洗和保養方式 簡單易洗,無需特殊的清洗和保養方式
便攜性 依賴材質和大小,可能不太便於攜帶 折疊尺寸輕巧,方便隨身攜帶

 

以上述可以知道,目前最常用的懶人包巾是新手媽媽的首選

酷咕鴨 超好眠成長懶人包巾-大甲媽聯名款

一體式設計

懶人包巾的一體式設計為新手媽媽們提供了便捷和快速的包裹方式,不需要繁瑣的步驟,讓新手媽媽們可以輕鬆照顧寶寶。

酷咕鴨 超好眠懶人包巾-連帽加厚升級款KU2534

安全舒適的材質

懶人包巾使用安全舒適的材質製成,不僅對寶寶無刺激,還能讓寶寶感到舒適和溫暖,有效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酷咕鴨 超好眠成長懶人包巾-北歐迷境森林

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寶寶

懶人包巾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進行設計,確保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都能在其中找到合適的位置,讓寶寶得到最適合他們的呵護。

可調節緊度和透氣性

懶人包巾具有可調節緊度和透氣性的特點,讓新手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需求和舒適度,進行適當的調整,確保寶寶的舒適和安全。

簡單易洗的特點

懶人包巾易於清洗,新手媽媽們可以輕鬆地將其洗淨,保持清潔衛生,為寶寶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而酷咕鴨的懶人包巾就具備了以上特點,其相關產品的介紹如下:

  1. 一體式設計:懶人包巾採用一體式設計,方便新手媽媽輕鬆包裹寶寶,無需擔心包裹方式或繁複的步驟。
  2. 適合新生兒至6個月大的寶寶:這款包巾適用於新生兒至6個月大的寶寶,能夠提供適當的支撐和舒適感。
  3. 安全舒適的材質:懶人包巾使用安全舒適的材質,保證寶寶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4. 適當的緊度:包巾可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緊度調整,以確保寶寶在包巾內保持舒適的姿勢。

酷咕鴨超多款式可供選擇:

綜合以上所述,這款懶人包巾無疑是新手媽媽的理想選擇。其一體式設計、安全舒適的材質、適合新生兒至6個月大寶寶的尺寸以及可調緊度等特點,讓媽媽們能夠輕鬆照顧寶寶,並為寶寶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睡眠環境。

選擇酷咕鴨的懶人包巾,讓您與寶寶共享美好的成長時光。

如果想了解更多酷咕鴨的訊息,可以到官網上或是臉書諮詢他們的客服人員喔



綜上所述,懶人包巾是一款兼具便利性、舒適性和保暖性能的嬰兒產品。它為新手媽媽們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案,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照顧。選擇懶人包巾,讓您和寶寶共享無憂的新生兒時光。

 

KUKU81CDC155RG1

2023微纖布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強烈建議新手父母要在選擇新生寶寶的繈褓包巾時非常用心,因為選擇一款好的包巾可以有效減少寶寶睡眠時的驚跳現象,這樣可以讓寶寶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有利於其健康成長。事實上,很多新生寶寶在睡覺時會出現無意識抖動的現象,這是其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但也很容易驚醒寶寶,影響其睡眠品質。2023蝶型高透氣懶人包巾推薦

在選擇包巾時,父母們應選擇較薄且柔軟的棉質材質,並且要注意包巾的大小和寬度是否足夠,以便將寶寶完全包裹起來,提供更好的安全感。此外,父母們也應注意包巾的清潔和消毒,以防止繁殖細菌和病毒對寶寶造成傷害。

另外,新手父母還應注意幫助寶寶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其著涼感冒。此外,母乳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應儘量堅持母乳餵養,如果無法實現母乳餵養,可以考慮使用嬰兒配方奶粉。同時,新生兒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因此需要控制家庭和社交環境,避免接觸有感染風險的人和地方。臺北有機毛巾布護頭包巾推薦

最後,包巾和包被的區別並不僅僅是薄厚的問題,而是應該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和季節選擇合適的產品。夏天可以使用薄一些的包巾,而冬天可以考慮使用保暖性較好的包被,以確保寶寶的舒適和安全。

臺中有機毛巾布舒眠包巾推薦

我喜歡看星星,聽著純凈的鋼琴曲,在田野間漫步,夜晚微涼的風,讓我短暫的忘記生活帶來的苦痛。我將星空拍下,留下絢麗的星軌,看著一顆顆劃過天空的流星,別人可能會感嘆道,好美。不,并不是的,我想,這應該是天空也只在夜里安靜的流淚。 女孩子大多數會對漂亮的衣服感興趣,坐在天文館中,也許只會拍照,或者和戀人手拉手,許下誓言,我想,是這樣的吧。我沒去過天文館,但是我想象過,我坐在館內,一邊欣賞著這滿天星河,一邊在腦內想著屬于我自己不完整但卻美好的故事,說到底,也不過是發呆。站在望遠鏡旁,從里面看到月球的模樣,知道嗎?人類第一次登月是1969年7月20日,當時美國的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雖然我最喜歡的并不是月球,但是我將一份重要的情感寄托于它,一份不被世人承認的情感…… 星河灣里,我又何處尋你。 在沒有星星的夜里,我會靜靜地等候,等著烏云同意我與它相見。漸漸的,天空忍不住了,在夜里大聲的哭了出來,沒有任何安慰的話語,就這樣哭了一夜,那一夜,我也沒睡,我放起了在田野旁的音樂,希望,這樣微不足道的聲音,可以給予它一點點的安慰。第二天,天氣沒有好轉,我并不會責怪它沒有讓我見到星星,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么自然不可以,我笑了笑,然后轉身回到房間,安靜的睡去,那一晚,風從窗戶吹了進來,帶著絲絲的涼意,伴我入睡。 后來,我住進了高樓大廈中,抬頭后卻沒有了星河,點點的星光卻安慰到了我。忙碌著過每天,到家后,從圍欄望出去,果然,還是高樓。我失望的閉上眼睛,翻身睡去。大城市中的快節奏生活讓我失去了耐心,我不再像以前頻繁的望向天空,只是一直低著頭,面對著處理不完的紙張。在夢里看到那片天時,好陌生,陌生到快要忘記…… 等著回老家的時候,我也不愛出門了。每天我都會緊閉著門窗,在鍵盤上敲打,成為了古時候未出閣女子。 偶然間,我聽到了蛐蛐兒的聲音,夏天又到了啊,我離開的時候,也是在炎熱的夏天吧。想到這,我便不自覺的傷感起來。像是得到了某種呼喚,我關上電腦,走出房間時,風迫不及待的朝我奔來,可惜我抱不住它。繞出院子,視野寬闊了起來。我的眼中久違的布滿了星河,一切都沒變,還是在等著我。我哭了,跪坐在地上,小聲的抽泣了起來,“原來,世界是這么的耀眼啊——”。 人就是這樣,在這個魚龍混雜的世界中,被形形色色的人評價著,漸漸的,裹上了虛偽的外殼,躲進了自己建造的堅強里。但是往往這種虛偽的堅強會在一瞬間被不起眼溫柔擊垮,毫無防備的裸露出來,將所有的苦痛哭訴出來。原來有時候,大人也會哭的像小孩,而孩子有時候也會成熟穩重,那些會被忽略的,才是最值得保護的。 回到現在,有的時候我會在寒風中坐一兩個小時,還是在那安靜的夜里,聽著純凈的鋼琴曲,拍攝著星星的軌跡,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轉的。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林文月:在臺大的日子  文學院前那一排欖仁樹,什么時候變得如此茂密繁榮?枝葉橫生幾越過行道投影半邊柏油路了。舉首仰望,陽光與青天在枝椏交錯闊葉重疊的隙縫間透露。  記得在我教書那一段時間,車停駐其下,運氣佳時,枝葉勉強可以遮蓋車頂,免除下課返家時酷熱燠悶;而當我學生時代,那一排樹尚吝于提供行人遮陽;如今我再回來,它們竟變得如此茂盛,甚至帶些蒼老之態了。  木猶如此,時間流逝何其快速,沒有聲息,唯于形影間隱約可辨。  我考入臺大中文系,在一九五二年。當時新生多在校門左側的兩排平房「臨時教室」上課,屬于孤立游離的族群。我每日騎單車上課,需時約叁十分鐘。接近校門那一段羅斯福路,猶是田畝間泥路,顛簸多石,不小心會掉落田中。田中春季綠油油的新苗如翼,秋則金黃稻穗垂覆似躬。我把單車停放車篷內,向看守的老校工領取一個牌子,便踩著碎石路找教室。  碎石路是當時的椰林大道,從校門口直鋪到傅鐘,又彷佛更延伸至稍遠處。我們那些新生只能對昂首闊步走向傅鐘及更遠處的學長,投以羨慕的眼光;我們的活動范圍,不分科系,大抵局限于臨時教室那一區域。事實上,大一新生有許多課都屬共同必修。  我們中文系那年錄取的學生僅十一人,所以有一大部分共同必修課都與歷史、哲學及考古系合上;外文系則人數龐大,自成另一班。王叔岷先生擔任我們的國文老師。王先生當時很年輕,教書認真,略微羞澀矜持,眼睛總盯著遠處天花板。他改我們的作文,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文后評語,時則幾乎另成一篇短文。猶記得發還卷子閱讀評語,總是充滿興奮期待。  英文,不以系區別,而是依錄取分數高下分組。我被分在第二組。同班多為外文系同學,另有法律系、政治系等學生。中文系只有我一人,所以頗寂寞。第一組和第二組任課老師是美籍先生,采英文直接教授法,因此同樣課本,兩組的上課情形較他組緊張些。  除國文、英文每周四小時的共同科目外,中國通史、叁民主義和軍訓亦屬必修課。叁民主義和軍訓都排在下午,不逃課的學生還是占多數,但很多人利用那個時間溫習他課、或閱讀課外書,或者瞌睡養神,教室內倒是頗安靜。臺大的學生很會考試,那兩門課甚少人不及格,教官也十分滿意。  中國通史,是由勞斡先生教課。沒有書、也沒有講義,全憑仔細聽小心筆記。當時尚未有全錄影印機,所以人人都得自己筆記。勞先生學問淵博,歷史都在腦中。他總是笑瞇瞇上課,興致好時,會把雙臂前后甩動,好似為自己的演講打拍子似的。一次,他邊甩手邊講課,講到一半忽停頓說:「不對、不對。方才說的弄錯了。」接著再講對的一段。我把筆記的一大截劃去,重記對的一段;心想:先生大概是偶然分神弄錯的吧?驗諸后日自己教學,方知,上課分神,確實并非學生的專權。  凌純聲先生是中研院院士,教我們「地學通論」,未免大材小用。那是我們唯一在文學院上的課。上課以前總有兩位助教搬一大堆參考書放在講臺上。有英文、法文和德文書籍,我們如何看得懂?至今難忘的是,凌先生講解蒙古內陸氣候晝夜溫差大,不得不穿著厚棉袍,白天拉下一邊的袖子透氣。說著,他把藍色的長棉袍紐扣解開,拉下左袖,露出白色的中式內衣。  我們遇見許多頗具特色的師長。當年中、外文系互有課程相調,且同班合上。中文系上外文系的「西洋文學概論」,外文系與我們合上「中國文學史」,兩門課由兩系的主任教授。英千里先生口才好風度佳,無論希臘史詩神話,講起來都引人入勝,他講HelenofTroy,令我們陶醉入迷不想下課。我覺得學問已經在英先生身上化為筋骨血肉,而不只是書本文字了。可惜他后來因胃疾住院開刀,不再能為我們繼續精采的講課。后半段由FatherO'Hara及夏濟安先生代上。歐神父幽默慈祥,圣經故事的講解,與英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夏先生年輕而熱心。課堂上認真教學,課下鼓勵學生創作。《文學雜志》在他主持之下,培植了王文興、白先勇、陳若曦和歐陽子等青年作家。我在二十歲出頭時所撰寫的論文能刊登其上,也是因為受到夏先生鼓勵所致。  我第一次踏入系主任辦公室求見臺靜農先生,是大一即將結束時,為了申請轉至外文系。事實上,報考臺大時,我的志愿是外文系,由于高中時期幾乎所有讀文科的女生都以考入外文系為目標,反俗叛逆的心態令我臨時改填「外」字為「中」字,遂入了中文系。我向系主任羞怯囁嚅道出轉系意愿。臺先生看我一眼,又仔細翻閱我的成績單及其他資料,說:「你念得很好嘛!不要轉了。」始料未及的景況,令我語塞。我大概是沒有準備好接應那種景況的答辯的吧。只得紅著臉煺出辦公室,系也就沒有轉成。若干年以后,我寫過一篇〈讀中文系的人〉,慷慨力陳讀中文系的意義和價值。那是我肺腑之言。  其實,我上臺先生的課并不多。大二必修的「中國文學史」,是與外文系合上的大班。臺先生口才不如英千里先生,他采用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為底本,而每多補充意見。直到先生過世后,我們才看到他塬來已經有一份用毛筆楷字書寫的文學史講稿,只是沒有出版罷了。  大四那年,與研究生合上「楚辭」。臺先生對古代神話有獨到見地,于〈離騷〉、〈天問〉諸篇,反覆考索,進度甚緩,卻令我們見習到一種為學的典范。當時的教學方式不重量而重質。臺先生和其他師長都沒有教學進度表。他的「中國文學」只講到唐初,「楚辭」也沒有講完,但我們所學到的是治學的方法與精神,使我們日后受用不盡。我印象深刻的是,臺先生考學生的方式。他不喜歡出題瑣碎,往往是一個大題目,令學生能夠充分融會貫通,把整學期所讀所思的內容整理表達出來。對于用心深思的學生而言,兩小時的考試時間全不敷用,長長考卷密密字,有如一篇小型論文。許多同學堅持到最后一分鐘,甚至懇求助教延長收卷時間。我也記得「楚辭」的期中考,是以白話文翻譯〈九歌〉中的任何一首。試卷可帶回家,且更可參考任何書籍,精確而流暢是給分的標準。這種考試的方式,既可測知學生的理解力,復得以觀察其文筆如何,確乎一舉雙得。我自己教書時,也常傚此法;尤其遇到外籍學生,無論令其譯成中文語體,或英、日文字,都能同樣測知其程度。臺先生有開闊的胸襟,他也是不斷鼓勵我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外,從事外國文學翻譯最力的師長。他不僅鼓勵,而且閱讀我的譯文,甚至討論和分享。  鄭騫先生著有《從詩到曲》一書。他在系里所開課程正涵蓋了詩、詞、曲等廣大的古典文學領域。我個人從鄭先生上文學的課實最多。鄭先生于各類文學的來龍去脈最重視,他的講述最為細膩,時則又參與感性的補助說解。我們讀他自己所編纂的課本,又仔細筆記。筆記隔周呈上,他都一一詳閱評論,時或有一些鼓勵及夸獎的長文。那樣認真的教授,在當時及以后都是少見的。前些日子整理書房,偶然發現往時上鄭先生課的叁本筆記。雖然封面破損,紙張泛黃,字跡也已模煳褪色卻仍安藏在抽屜底層。我摩挲再叁,許多年以前的事情,遂又一一浮現眼前,不禁百感交集。  鄭先生也是我學士論文及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當時的大學生,到了大叁暑假,就得準備畢業論文題目,并且請一位教授指導撰寫學士論文。我擬就建安文學探討,鄭先生建議,不如以曹氏父子之詩做為具體的研究對象。這方面,過去寫作的人似不多,而況當時資訊之取得頗不易,唯一的辦法是:逐一研讀叁曹詩文及史料,定期向鄭先生報告心得,日積月累,遂撰成青澀的論文。雖云青澀,但字字句句都是認真摸索所得。初次撰寫畢業論文,予我獨立思考及布局安排的訓練,委實是難得的珍貴經驗。其后,因為各大學錄取的學生增多,師資不敷顧全,教育部先是改為選修,繼而似又廢止學士論文。大學生畢業,只需修滿規定學分、并都及格通過便可;遂與高中生畢業殊少分別了。  杜鵑花繽紛謝又開,幾多青春歡愁的足跡蹭蹬其間而不自覺。從中文系第四研究室外走廊俯瞰花叢,忽焉已是研究所的學生,進出文學院大樓的心情,也不再那樣羞怯不自在了。  其實,當初我只擬在系內申請一個助教的位置,安安靜靜過一種與書香為伍的單純生活,便于愿已足。但事情傳聞出去,臺主任和沈剛伯院長先后召見,諄諄開導,勉勵我務必要參與研究所的入學考試。那真是整個大學和文學院如同一個大家庭的時代。懵懂未明如我者,竟得到師長如許關懷。不敢拂逆那份期待,唯有加倍努力傾心以赴,遂考入了中文研究所。  臺先生主持系所,看似無為而治,實則他自有學術的開放與前瞻的胸襟和遠見。以文學研究之領域而言,我們曾有過黃得時先生的「日本漢文學史」、糜文開先生的「印度文學概論」、及董同龢先生的「西洋漢學名著導讀」等課程,恐怕在今日各大學的中文系所都是罕見的安排。黃先生的課,因為我可以自修,所以沒有去選讀。  糜先生早年在外交部,曾派駐印度。他精譯的泰戈爾《漂鳥集》及《新月集》,至今我都保存著。那些美麗而富寓哲思的詩句,引領我們異國情調的思維感受;奈都夫人的文字、與史詩《拉瑪耶那》,也有別于《詩經》、《楚辭》,開啟我們對于另一個古老東方國家的神秘向往和好奇。  「西洋漢學名著導讀」與「日本漢文學史」,相對于「印度文學概論」,是兩門比較硬性的內容,旨在啟迪中文系學生的視野,認識漢學研究在世界學術界的狀況。董先生是著名的語言學者,他在我讀研二那年忽然開了那一門新鮮的課。同學們都很好奇,但風聞要讀英文塬著,董先生又以嚴厲著稱,所以人人裹足不前,未敢選讀。臺主任眼看那么好的課無人選,便在注冊日指派鄭清茂和我二人登記選課。  整個學期,董先生只要求我們精讀JamesR.Hightower的TopicsinChineseLiterature。雖然正式選課的只有清茂與我二人,旁聽者倒也常有叁數人。董先生并沒有我們想像的嚴厲。他在自己的那間第六研究室上課,清癯的身子坐在堆滿書籍的書桌后,偶爾會把雙腿高擱于桌上,我們就看到他老舊修補過的皮鞋底。講到高興時,他常會乾聲笑笑,時則又從椅上快速奔走到對面的黑板急寫幾字。清茂與我各捧一書,輪流隔周做報告,然后討論,聽先生補充或批評。期末寫一篇讀書心得。我那時年少膽壯,相當不客氣地批評了那本書的疏漏之處,詎料董先生喜歡,替我投稿于《清華學報》刊出。多年后,我訪問哈佛大學,會見已煺休的Hightower教授。他淡淡對我說:「我讀過你批評我的那篇文章。那是我年輕時候寫的書。」面色并無不悅。我回答他:「那時,我也很年輕。」  讀研究所時,我和同班同學王貴苓被分到第四研究室。當時研究生不多,系里盡量把學生安排到與性向相關的教授辦公室。鄭先生與洪炎秋先生都在那間研究室,經史子集各類圖書的取用也十分方便。那年,鄭先生首次開「陶謝詩」,貴苓與我正在想論文題目。冬季某日,貴苓與我同時步入第四室,她穿一襲藍布旗袍,我則在黑衫上罩了一件織錦緞的褂子。鄭先生看見,忽說:「你們今天穿的衣服,一個像陶詩樸素,一個像謝詩華麗。你們倆就一個做陶詩研究,一個做謝詩研究吧。」事情就那樣子定下,只不過,貴苓的論文由王叔岷先生指導;我的碩士論文《謝靈運及其詩》是由鄭先生指導。而在叁曹之后,再讀謝靈運,我逐漸步上六朝文學研究之途,或者竟是導因于那日鄭先生戲言似一句話。人生有些事情,真是不可思議。  佇立長廊的窗邊眺望,傅鐘與椰林大道盡收眼底。那兩排大王椰,春去秋來每年脫卸一層皮殼,一寸寸長大。我走過其下,時則匆匆趕課,時則慢步徜徉,卻未必注意聆聽其脈搏聲息;但它們或者注意到我也逐漸在成長吧?  畢業留校任教以后,我仍舊守著第四室的一隅。那個房間從來都不曾屬于我一人;人最多時,甚至為五人所共有。但我們利用它的時間巧妙地錯開,倒不怎樣覺得擁擠。擁擠的是書籍。兩側靠墻并列的書櫥內,緊密地雙排并列著古老的書籍,是為系所共有;至于五張書桌的上下到處,則又屬于個人領域。  靠窗對面相向那兩張較大的書桌,我曾見過先后為吳守禮、洪炎秋、鄭騫、葉嘉瑩等諸位先生擁有過。何其榮幸,我能與所崇敬的前輩學者共同分享過這個研究室!他們每一位的學識與人品,是我追隨仰慕的典范。我目睹他們敦品勵學,皓首窮經,諄諄教誨,愛護學生。  開放的胸襟、自由的探究,是我做為學生時受自師長的為學精神,而當我自己為人師表時,這種精神也自然成為銘記于心恪守不移的塬則。我尊重學生們個別的才識性向,鼓勵他們在開放而自由的討論之中迸發智慧的火花。  記得一次討論的進行,學生們已經掌握到反覆辯證探索的方向與方法。在圍坐成馬蹄形面面相向的研討室,一張張年輕的臉,為求知識真理的雄辯而漲紅,一雙雙眼睛亦隨亢奮而充滿炯炯的光采。傅鐘響起,叁個小時的課程已過。冬陽微煊,而論辯未已。我坐在講臺上方,仔細聆聽每個人發言的內容,適時予以糾正補充,塬屬有類船長或舵首地位,但水手們既然駕輕就熟,似已無虞風浪之險。學生們意猶未盡,興致正濃,便說:「下課了。老師您先回去吧。我們再繼續討論一下。」我彷佛也還(www.lz13.cn)記得那個黃昏,走在逐漸暗下的椰林大道,涼風習習,吹拂我被學生們的熱情煊暖的面頰,有一種無比欣慰的感覺涌上心頭。  我又來到這一間已不再存放我個人書籍的第四室。  依舊是書籍擁擠的景象,甚至于幾張書桌的排列都無甚變化。  憑窗凝視,內庭的老樹仍舊穩立于塬地。距離我上次描寫它,又已過了十余載。那篇文章的結尾,我寫著:罷了,不想也罷。我確知老樹總會屹立中庭,以它榮枯不同的眼神繼續守護我們。  我沒有寫錯。慶幸老樹確實屹立中庭守護我們。我們來看老樹,我們走了;還會有不同的人來看它。在這里,臺灣大學,永遠不乏知識學術的新血。這一點是無疑的。 林文月作品_林文月散文集 杏林子作品_杏林子散文集 琦君作品_琦君散文集分頁:123

寂寞的庭院, 寂靜的風, 寂語的人啊, 寂思的心。 >>>更多美文:自創詩


2023絨毛布袋鼠包巾推薦》2023微纖布防踢被推薦》
2023夏季透氣布抗菌懶人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是否會影響寶寶的身高成長?2023蝶型懶人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arrow
arrow

    tryzhxn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